首頁>檢索頁>當前

華僑大學引入炒菜機器人傳承泉州經典菜系

“數字廚師”烹出美味炣雜魚
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24 作者:記者 黃星 來源:中國教育報

學生在操作“數字廚師”。

“數字廚師”烹制的炣雜魚(左)與手工烹制的同款菜品。 學校供圖

  本報訊(記者 黃星)日前,在華僑大學泉州校區(qū)的可濃主題實驗餐廳里,一場人機“烹飪對決”精彩上演:“數字廚師”用機械臂精準抓取調料、食材,倒入鐵鍋中,經過翻炒、加水、燜煮等環(huán)節(jié),4分鐘左右,一道熱氣騰騰的炣雜魚出鍋了,而另一側,廚師手工烹制的同款菜品也同步完成。這場人機比賽,是泉州菜研發(fā)與數字餐飲大師工作室里美食與人工智能的跨界對話。

  在可濃餐廳后廚,高約1.6米的“數字廚師”外形如同一個四方形帶門灶臺,這是一個使用機械臂實現多種烹飪技法的炒菜機器人。打開玻璃門,中央鐵鍋上方有一個透明鍋蓋,下方是電磁爐,右側是機械臂,鐵鍋四周環(huán)繞著調料盒、食材籃和廚具架,出油口、清洗口和下水口一應俱全。

  “傳統(tǒng)中餐的烹飪過程,在食材搭配之外,本質上是一系列烹飪動作的組合?,F在,我們通過‘數字廚師’把一些簡單的可轉化菜品經驗,變成精準可控的編程代碼。”華僑大學旅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、泉州美食經濟研究基地教師丁鑫介紹,以焯水這一烹飪技法為例,傳統(tǒng)廚師憑經驗判斷鍋中水的熱度,而在數字系統(tǒng)中,水溫、火力、時間被量化為具體參數:將電磁爐的溫度設置為具體數值后,判定為適宜焯水的溫度;根據食材設置焯水的最佳時間,機械臂在指定時間起鍋,將食材倒入瀝水筐,完成焯水。這種將烹飪分解為“秒、克、度”的組合,成為還原傳統(tǒng)味道的核心邏輯。

  泉州菜的代表菜品炣雜魚,成為首個被“數字化”的對象。僅僅一周,泉州菜研發(fā)與數字餐飲大師工作室團隊反復測試5次以上,從油的用量到醬油與水的比例,再到燜煮時間,每一個細節(jié)都被轉化為代碼輸入系統(tǒng)。雖然電磁爐所能達到的溫度無法與廚房鍋爐相同,鍋氣上有所差異,但這道炣雜魚的味道已基本得以較完整呈現。

  目前,“數字廚師”已收錄50余道菜譜,主要為粵菜、川菜、贛菜、湘菜等菜系,其他泉州菜也將逐步轉化標準后錄入系統(tǒng)。系統(tǒng)支持24種烹飪方法,包括燜、煮、焯、蒸、炒等,通過機械臂的靈活操作,滿足多樣化烹飪需求。“對于標準化可控程度較高的小炒類菜品,幾乎可以完美復制原有味道?!倍■伪硎?。

  “數字廚師”由華僑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汪京強領銜的“泉州菜研發(fā)與數字餐飲大師工作室”近期引入學校食堂?!皵底只D型為泉州菜的傳承開辟了新的路徑?!蓖艟娭赋觯瑐鹘y(tǒng)上,泉州菜的技藝傳承依賴于師徒間的口傳心授,如今他們正在進行泉州非遺美食數據庫建設,今后,如姜爆烏雞、姜母鴨、醋豬腳等泉州經典菜品的制作過程,也將有機會量化為數據模型。這意味著未來只要有了泉州菜的“數字基因”,無論距離多遠,人們都能品嘗到原汁原味的泉州風味,實現全球范圍內的“云傳承”。

  “產業(yè)端的聯動效應同樣不容小覷。未來數字化菜品所需食材都需按照預設程序進行清洗、切配,將催生對標準化供應鏈的需求,凈菜市場或將迎來新的發(fā)展機遇?!蓖艟婎A判道。

  盡管“數字廚師”在標準化烹飪能力方面展現出顯著效能,但在廚房這一充滿不確定性的環(huán)境中,廚師的作用仍然很重要。汪京強表示,菜品的數字化過程依舊需要依賴廚師的經驗,“數字廚師”的出現將使廚師從重復性的基礎烹飪工作中解脫出來,專注于菜品創(chuàng)新與研發(fā)。
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5年04月24日 第03版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關閱讀

最新發(fā)布
熱門標簽
點擊排行
熱點推薦
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m.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