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訊(記者 蔣亦豐 通訊員 程振偉)“時維謙,1938年參加革命,在老家任小區(qū)隊長,1947年在阜縣楊集戰(zhàn)斗中不幸被捕,被槍殺,英勇就義……”手捧“黨史事跡匯編”的冊子,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生宋建汶講述著太姥爺?shù)挠⒂率论E。
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,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廣泛發(fā)動學生從身邊人入手,搜集家鄉(xiāng)發(fā)生過的革命事跡。
宋建汶來自山東菏澤,此前聽媽媽提起太姥爺是革命烈士。宋建汶打了好幾個電話,還請舅舅找出了姥爺臨終前手寫的太姥爺?shù)母锩??!耙豢吹侥切┪淖郑耶敃r眼淚奪眶而出。”宋建汶說,太姥爺?shù)氖论E官方?jīng)]有宣傳記錄,她結合各種材料寫了一篇《我的革命烈士太姥爺時維謙》。
學生韓子陽在寫《我的太姥爺抗日英雄楊奎春》時,采訪了老家的親戚,搜集了楊奎春拍賣柏樹買槍打鬼子,解放后勇救落水兒童楊為育,改革開放后帶領村里人建果園、茶園的事跡。
也有學生通過朋友搜集民間真實發(fā)生過的革命事跡。學生高亦心在和青島科技大學就讀的表哥交流時,聽說他拜訪過山東臨沂一位參加過多場戰(zhàn)役的老人。作為一名軍醫(yī),老者在槍林彈雨中搶救過不少傷員,也看到過戰(zhàn)友們壯烈犧牲。高亦心聽后十分感觸,和表哥一起整理撰寫了《臨沂軍醫(yī)韓老伯》。
據(jù)悉,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已將學生“打撈”的家史中的黨史匯編成冊,共75頁,并配以音頻、視頻等。學院黨委書記陳新表示,“打撈”家史中的黨史幾乎就是跟時間流逝賽跑,今年暑期學院將派出黨史事跡口述收集小分隊前往革命老區(qū),尋找更多的紅色人物、黨史故事。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m.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