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檢索頁>當前

甘肅文縣:多彩大課間,活力滿校園
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07 作者:尹曉軍 梁蕓 来源:中國教育新聞網

簡練的舞步、明快的節(jié)奏,跳舞的圈子像花環(huán)一樣轉動,伴隨著一陣陣“噢嗬……噢嗬”的吆喝聲,場面十分壯觀……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鐵樓九年制學校課間操學生齊跳特色“白馬火圈舞”的視頻走紅網絡,吸粉無數(shù)。

鐵樓藏族鄉(xiāng)位于文縣西南部、白馬河流域,是白馬藏族主要聚居地。近年來,鐵樓九年制學校因地制宜,充分挖掘白馬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產,將傳統(tǒng)“白馬火圈舞”改編為獨具民族韻律的課間操,既讓學生們在跳躍、旋轉中強健體魄,又通過服飾、音樂與動作的沉浸式體驗,喚醒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自豪。

“體育不僅是鍛煉身體,更是傳承根脈的載體?!苯衲?7歲的楊代全是鐵樓九年制學校的體育教師,也是白馬藏族文化的傳承者。他將白馬藏族特有的民俗舞蹈與校園體育深度融合,讓“白馬火圈舞課間操”成為學校的標志性活動,學生參與率達100%。

“音樂一響,全身細胞都跟著動起來。”文縣城關中學八年級(9)班學生梁宸簫興奮地描述著大課間的場景,“以前課間就是繞著操場跑圈,好多人都不愿意去跑?,F(xiàn)在一到課間,大家搶著去操場占位置,‘舞動青春’的節(jié)奏超帶感,每次跳完都滿頭大汗,但特別爽。”

文縣城關中學將傳統(tǒng)廣播操升級為融合現(xiàn)代舞步的“舞動青春”課間活動,每日30分鐘的全員鍛煉中,學生們隨著動感音樂伸展、跳躍、擊掌,動作設計既包含武術的剛勁,又融入流行舞的靈動?!皬摹粍印健鲃印?,常態(tài)化的大課間不僅讓學生的肺活量、柔韌性等體質數(shù)據(jù)提升,更讓青春活力滲透到校園每個角落,教育的生命力自然蓬勃生長?!背顷P中學校長張付榮說。

單搖、雙搖、車輪跳、交互跳、一帶一跳、個人和團體花樣跳……在文縣中寨小學,一根小小的跳繩,被孩子們玩出了不同的花樣,也吸引了眾多城區(qū)學校前來“取經”。

作為市級“跳繩示范?!?,中寨小學以“繩韻課程”為支點,開發(fā)36種花式跳法,構建全員參與的“大課間2小時”鍛煉體系,趣味與競技并重的教學模式,讓學生體質顯著提升,也在省級賽事中屢獲冠軍。

“過去總覺得鄉(xiāng)鎮(zhèn)學校要向城里學校看齊,如今我們也能用特色課程反哺城區(qū)學校,這是對師生最大的鼓舞?!敝姓W校長姬小文說,目前“城鄉(xiāng)聯(lián)動學跳繩”的熱潮持續(xù)升溫,許多學校主動邀請師生團隊前往表演示范,一根小小的跳繩架起了城鄉(xiāng)教育交流的橋梁,“當城里的孩子為我們鼓掌時,鄉(xiāng)村教育的自信也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(fā)芽?!?/p>

從“白馬火圈舞”的韻律傳承,到武術操的剛健國風,再到一根跳繩躍動的鄉(xiāng)村活力……近年來,文縣各校立足本土特色,將傳統(tǒng)民俗、國學經典與現(xiàn)代體育創(chuàng)新結合,構建多元化大課間模式,實現(xiàn)了學生體質提升與文化自信培育的“雙贏”。

“我們始終把‘五育并舉’作為教育改革的核心抓手,鼓勵學校挖掘本土資源,打造‘一校一品’?!蔽目h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,目前,全縣中小學大課間活動參與率達100%,常態(tài)化、獨具特色的體育活動成為傳承文化、激發(fā)自信的重要載體。(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尹曉軍 通訊員 梁蕓)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關閱讀

最新發(fā)布
熱門標簽
點擊排行
熱點推薦
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5 m.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