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檢索頁>當前

教育部印發(fā)工作指南

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走深走實
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1-23 作者:記者 林煥新 來源:中國教育報

  本報訊(記者 林煥新)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以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,按照教育強國建設規(guī)劃綱要部署和《教育部等十八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》要求,近日,教育部辦公廳印發(fā)《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》(以下簡稱《指南》)。

  《指南》聚焦不斷完善科學類課程體系建設,改進和創(chuàng)新教學體系,加強師資隊伍建設,保障教學實施條件,整合校內外各類實踐場所和資源,推動“大中小縱向銜接”“校家社橫向聯動”等中小學科學教育重點工作,提供了具體實施路徑,提出了明確意見建議。針對教育行政部門、學校和科學類課程教師等不同主體,分別明確了工作內容。

  《指南》提出,教育行政部門主要統(tǒng)籌教師配備、資源整合、評價改革、智慧賦能等方面工作,通過配齊配優(yōu)科學類課程教師、配強科學副校長、做好科學類課程教師培養(yǎng)培訓、探索建設區(qū)域科學教育中心、加強科學教育資源對接轉化、實施科學素養(yǎng)動態(tài)調查、將實驗等探究實踐納入評價體系、創(chuàng)新應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數字技術開展教學等具體措施,引領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取得突破。

  《指南》強調,學校主要聚焦加強科學教育課程實施、深化科學教育教學改革、改進科學教育評價方式、強化科學類課程教師隊伍建設、用好科學教育優(yōu)質資源等,通過在學校課程實施方案中強化科學教育,推進國家課程、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協同育人,提高科學類課后服務比例,加強校園科學文化建設,緊扣探究實踐強化實驗教學,基于核心素養(yǎng)開展教學評價,統(tǒng)籌校內外優(yōu)質科學教育資源等具體措施,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落地執(zhí)行。

  《指南》要求,科學類課程教師主要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(yǎng)為目標,通過轉變教育觀念、創(chuàng)新教學方式、改革教學評價,推進“教學評”一體化落實,切實提升育人實效。

  下一步,教育部將強化部署、調度、培訓及專家調研指導,督促各地抓好《指南》貫徹落實工作,推動完善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長效機制,全面提升科學教育質量和水平。

  開展好中小學科學教育,相關主體有哪些工作

  教育行政部門

  配齊配優(yōu)科學類課程教師

  配強科學副校長

  做好科學類課程教師培養(yǎng)培訓

  探索建設區(qū)域科學教育中心

  加強科學教育資源對接轉化

  實施科學素養(yǎng)調查

  將實驗等探究實踐納入評價體系

  數字化賦能科學教育

  學校

  在學校課程實施方案中強化科學教育

  推進國家課程、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協同育人

  提高科學類課后服務比例

  加強校園科學文化建設

  緊扣探究實踐強化實驗教學

  基于核心素養(yǎng)開展教學評價

  統(tǒng)籌校內外優(yōu)質科學教育資源

  科學類課程教師

  基于核心素養(yǎng)確定教學目標

  聚焦綜合實踐改進課堂教學

  圍繞提升評價素養(yǎng)推動“教學評”一體化

  內容來源:教育部網站 插圖來源:視覺中國
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5年01月23日 第01版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關閱讀

最新發(fā)布
熱門標簽
點擊排行
熱點推薦
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m.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