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關注:聚焦學校高質量中層干部培育
一所學校的高質量發(fā)展,離不開一支高質量的中層干部隊伍。學校中層干部是連接校級領導與基層教師的紐帶和橋梁,是實現學校高效運轉和優(yōu)化學校內部管理的重要保證。作為校長,如何認識和理解變革中的中層角色?如何培養(yǎng)充足的中層后備人才?如何切實提升中層領導力,進而構建良性的管理生態(tài)?本刊特邀請專家、校長圍繞上述問題展開探討,敬請關注?!幷?/span>
■以高質量辦學推動教育強國建設
在學校治理主體日益走向多元性、參與性和協同性的過程中,校長對中層管理者的指引和幫助只能是外力,中層管理者的成長最終還是要靠內驅力。在北京市海淀區(qū)中關村第四小學,我們以尊重和信任為基礎構建學校文化,通過充分授權,不斷激活和培育中層干部的內在發(fā)展自覺,讓他們在具體事務中能決策、敢負責,滿懷熱情地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,最終實現人與事共同成長。
構建價值認同
調動中層想做事的意愿
作為學校中層干部,只有認同學校的價值理念和組織文化,才能身體力行地影響師生,從而推動辦學共識。包括中層管理者在內的每位教師都是學校辦學理念和發(fā)展規(guī)劃的思考者、提煉者與踐行者。經過全校教師討論和反思,我們確定了“每個人都是重要的,每個人都能發(fā)揮作用,每個人都能帶來變化”這一辦學共識。我們努力營造出一種信任、共享和合作的學校文化。基于這一價值認同,中層管理者的觀念也在慢慢從“我在為學校干事兒”轉變到“我在支持他人和自我實現”,只有生成并擁有這樣的自覺,中層管理者才會主動地把事情做好。
每學期開學時,學校中層都要思考新學期的工作目標和策略,明確愿景、謀劃發(fā)展,然后在集體協商討論中形成共識,這一共識再通過中層管理者的言行向師生傳遞。在整個過程中,學校的發(fā)展愿景更加清晰具體,學校發(fā)展中的關鍵成功要素和需要改進完善的領域得以明確,學校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逐漸成為共識。
學校領導和教師都是中層干部的伙伴,這是一種平等的協商合作關系。在一個被信任、有支撐的環(huán)境中,中層干部的自我主體意識被激發(fā),并在自我擔當中得以歷練。校長的職責是給予中層干部歷練背后的支撐,在中層干部進行工作策劃時,給予必要的建議,在工作推進遇到困難時搭建平臺,提供資源和經費保障,幫助他們明確方向、拓寬視野、分擔責任。
進行創(chuàng)造性賦權
解放中層能成事的手腳
學校制度設計關乎中層管理效能。學校組織架構的調整不是為變而變,而是為了尋找一種更簡易、更靈活的組織結構,促進整個學校系統(tǒng)的良性運轉。
為了能把決策和實施權交到真正做事情的人的手中,學校進行創(chuàng)造性賦權,構建了中心制的扁平管理結構。學校改革部門架構,成立了教師發(fā)展中心、學生發(fā)展中心、資源信息中心等六大中心。根據場景的需求會將某個中心作為中心點,這個中心點通過橫向聯系、縱向溝通,從而調配學校所有的資源。
這樣的組織架構,消除了原有層級制帶來的信息衰減,縮短了學校的管理鏈,增強了中層的自主決策力和執(zhí)行力,提高了各項工作協商和推動的效果。這種組織架構鼓勵中層干部立足于學生成長,發(fā)揮自己最大的能動性和自主性,主動規(guī)劃和創(chuàng)造發(fā)展空間。
當下,隨著學校治理變革的需要,學校的領導結構正在從傳統(tǒng)的科層制走向開放多元領導,不再上下涇渭分明,而是呈現出從屬式、平行式、交叉式等多元組織關系,教師通過項目式、民主式管理等方式,成為主動參與的管理主體。在中關村四小,我們讓更多愿意做事的優(yōu)秀教師有機會做事,讓他們的管理潛能和優(yōu)秀品質被更多人看見。在這種交互式的雙向合作中,中層干部以組員的身份自愿參與,領銜教師在增長管理能力的同時,也對中層干部的工作有了更多“共情”,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學校工作。
鼓勵創(chuàng)新性轉化
提升中層干好事的能力
學校辦學需要校長的頂層設計與中層干部的創(chuàng)新性實踐有機結合,并且實現同步優(yōu)化。在現代學校管理視角下,為了避免做事的成就感被瑣碎性事務吞噬掉,中層干部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在理解和認同學校核心理念的前提下,把學校理念“轉化”到工作中,“轉化”到師生成長中。
面對上級部門安排的任務,學校聚焦育人目標,避免形式主義,立足學校實際進行本土化改造,從真正促進學生成長出發(fā),把任務編織到學校的教育場景里。比如,我們把海淀區(qū)的藝術節(jié)轉化成中關村四小的藝術節(jié),鼓勵每個學生進行才藝展演,學生有了更多展示、欣賞和自我激勵的機會,中層干事的積極性和成就感也得到了激發(fā)。
專業(yè)成長是減輕中層干部壓力的最有效方法。為了提升中層干成事的能力,我們打造研究型的中層團隊,不斷鼓勵中層管理者用研究的態(tài)度來做管理,樹立研究意識,把自己負責的主要工作當成課題來研究。同時,我們鼓勵中層進行復盤,讓中層在反思中,對工作有持續(xù)性的思考并不斷進行完善。在復盤中,中層干部的智慧也不斷生發(fā),形成了成就自己、影響他人的專業(yè)領導力。
(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區(qū)中關村第四小學黨支部書記、校長)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4年03月20日第5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m.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