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》指出,培養(yǎng)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,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(tài)度,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。語文教師應在把握語文學科特點的基礎上,立足大語文教學觀,以海納百川的開放姿態(tài)吸收其他各學科的相關元素,融匯百家為我所用。音樂對提高青少年審美素養(yǎng)和人文素養(yǎng)起著重要作用,充分發(fā)揮音樂的美育功能,是促進語文課程目標達成的有效輔助手段。筆者結合近年來的語文教學研究,就音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談三點體會。
借用音樂導入新課,設置情境激發(fā)興趣。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關系到一堂課能否上好的關鍵。如何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呢?一堂新課開始時,學生對于新內容總是滿懷期待的。在這時,播放一段與新課相關的優(yōu)美音樂,有助于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,也能拉近師生心理距離,為整堂課打下良好的情感基調。如在教學《桂林山水》時,教師可先播放一段富有廣西壯族特色的音樂,在清亮的蘆笛聲中介紹“秀麗甲天下”的桂林;又如在學習《赤壁之戰(zhàn)》時,可以先以一曲鏗鏘雄壯的《十面埋伏》開場,把學生的思緒帶入金戈鐵馬的古戰(zhàn)場,再請學生說說“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”,然后順勢引入課題;再如在學習《故鄉(xiāng)的榕樹》時,可先為學生播放一段流行歌曲《望鄉(xiāng)》,隨著歌者那低沉、舒緩、聲情并茂的演唱,讓學生陶醉其中,為歌曲抒發(fā)出的那份濃濃的思鄉(xiāng)情所打動,有些學生甚至情不自禁地唱起來。在音樂的引導下,教師可趁熱打鐵,讓學生談談對歌曲的感受。教師這樣導入新課,可謂水到渠成。
利用音樂渲染氣氛,悟情入境引發(fā)聯(lián)想。文學作品的欣賞尤其講究意境的領悟。教師可借助音樂的背景渲染作用,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器官,喚起學生的想象,激發(fā)學生的情感,讓學生與作者、與文章互動共鳴,使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華,并從中受到美的教育和感染。古今中外許多詩歌和散文作品情感豐富,意境優(yōu)美,如能恰到好處地融合音樂開展教學,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比如在學習《天山景物記》中“迷人的夏季牧場”一節(jié)時,為了引發(fā)學生對天山大草原的無限遐想和對哈薩克族牧民的熱愛,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播放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》和《美麗的草原我的家》兩首民族歌曲,伴隨著動聽的歌曲,學生仿佛看到了美麗遼闊的草原、湛藍的天空、朵朵的白云、成群的牛羊,仿佛看到了美麗的哈薩克族少女和健壯的小伙子揮動著牧鞭,歌唱他們美好而幸福的生活。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展開想象的翅膀,自然而然地融入文章的意境中,從而受到美的熏陶,提升了審美情趣,也深刻領會了文章的思想內容。
配合音樂渲染烘托,作文教學觸發(fā)文思。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引發(fā)學生的興趣,讓學生有感而發(fā),激發(fā)寫作的沖動呢?不妨嘗試一下音樂教學法。教師可根據(jù)作文題目,選定合適的音樂,讓學生全身心放松,去聆聽,去感受,去體味,進而引發(fā)想象,然后再動筆去寫。經過一番啟發(fā)之后,學生就會情思涌動,有感而發(fā),寫作不再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。比如,教師在給學生布置關于春天的作文時,可為學生播放關于大自然聲音的音樂。學生仿佛看到滿山的翠綠、盛開的鮮花、清澈的流水、飛舞的蝴蝶,仿佛聽到了鳥兒的叫聲,聞到了誘人的花香。在此基礎上,教師再讓學生談個人的感受,并啟發(fā)學生展開聯(lián)想,讓每人朗誦幾句有關春天的名句?!按荷珴M園關不住,一枝紅杏出墻來”“不知細葉誰裁出,二月春風似剪刀”……學生在意猶未盡之時動筆去寫,自然文思泉涌,水到渠成。當然,利用音樂進行寫作練筆要遵循“潛移默化、潤物無聲”的原則,待學生易于接受后再以聽音樂輔助進行習作,切忌生拉硬拽、操之過急。
語文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,需要語文教師不斷探索、嘗試、創(chuàng)新。恰當利用音樂導景、入境的美育輔助教學手段,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,讓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下恣意徜徉,讓語文課堂在優(yōu)美的音樂世界中輕舞飛揚,這樣的語文課堂更充滿生機與活力,語文教師不妨一試。
(作者單位系濟南市章丘區(qū)教育和體育局)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3年12月01日第6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m.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