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檢索頁>當前

好課堂應有“四聲”

發(fā)布時間:2022-11-18 作者:劉樹國 來源:中國教育報

我參加過不少聽評課活動,有新任教師的匯報課,有青年教師的展示課,更有資深教師的示范課。教師要想把每堂課上好,就需要不斷磨課,把別人的智慧借過來,把看懂的東西做出來,把困惑的問題擺出來,把研究的成果寫出來,把成功的經驗用出來。而在聽評課的過程中,我一直在不斷思考:究竟什么才是一堂好課呢?

回顧近四十年的教學研究和一線教學經歷,我認為一堂精彩的課應該具備知識結構清晰完整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(guī)律、巧設開頭結尾、能激勵學生探究等特點。除此之外,一堂真正的好課還應有“四聲”。

    課堂上應有笑聲。這里的笑聲不是哄笑聲,而是因為授課教師鮮明的個性、恰如其分的例證或是幽默詼諧的語言,引得學生的會心一笑,是學生們學懂、弄通、悟透知識的笑,是師生之間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笑。好課應達到“一棵樹搖動一棵樹,一朵云推動一朵云,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”的效果。

    課堂上應有掌聲。這里的掌聲不是指在授課教師的授意或暗示下學生們一起鼓掌,而是學生們的真實情感流露。教師在課堂上講到精彩之處,學生情不自禁地鼓掌,是對精彩課堂的認可,是對授課教師專業(yè)水平的欣賞和贊許,也是對教師作為組織者、引導者與合作者角色的肯定。

    課堂上應有質疑聲。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接受知識、理解知識、運用知識的能力上存在一定差異,課堂上應允許出現不同的聲音,允許學生勇敢提出質疑。面對課堂上學生的質疑,教師要積極作出回應,隨時答疑解惑。這是精彩課堂不可或缺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

課堂上應有辯論聲。課堂上,小組與小組、學生與學生之間由于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、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不同,難免會對同一個問題產生不同的見解,因而出現辯論的場景是很自然的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適當為學生提供辯論的機會,引導學生開展有序的辯論,讓思維在碰撞中產生火花。同時,授課教師也要引導學生與自己進行辯論,教師不要懼怕自己成為《兩小兒辯日》中的孔子角色。求知不分年齡,不分界限。教師在追求進步的道路上要善于看到學生的閃光點、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,以教促學,從而實現教學相長。

(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(qū)牛莊鎮(zhèn)中心小學)
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2年11月18日第10版 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關閱讀

最新發(fā)布
熱門標簽
點擊排行
熱點推薦
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m.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